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


a0002版:抗疫

文章导航

一副眼镜和六个人的故事

丁淑怡戴上了新眼镜

  正在洗手为进入隔离病房做准备的丁淑怡,忽然听到鼻梁上方传来细微的轻响,紧接着,眼前的世界出现扭曲。她取下眼镜,发现鼻托的螺丝掉落了。当时是2月21日晚上10点,这个班次她要上到凌晨3点。

  丁淑怡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驰援武汉的护士,这是她来武汉8天后,遇到的第一个棘手意外:此时的武汉,哪里能修配眼镜呢?

  没想到,第二天中午,她就收到了一副新眼镜。这一副小小的眼镜背后的故事,让人感动。

  老公半夜接到求助电话

  一夜没睡他忙开了

  丁淑怡是300度近视,加50度散光。她不知道自己的眼镜怎么突然会坏,这副眼镜是她去年新配的。也许是和护目镜有关,之前很多戴眼镜的医护人员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:护目镜太重,时间久了,近视镜就被压坏了。

  无奈,丁淑怡只能找到一根缝线稍稍固定住鼻托。她很忐忑,怕出意外。在给一位阿姨抽血时,她低头准备进针那一瞬间,眼镜歪了。那一刻,她全凭感觉进针,还好多年的技术发挥作用,见血成功。

  接下来的时间,丁淑怡度日如年,“本来戴上护目镜就影响视力,眼镜再不给力,那就如同瞎子了……整个班下来,都提心吊胆。”

  回到酒店的丁淑怡焦虑得睡不着觉,给在杭州的老公褚陈恩打电话。老公安慰她,“别担心,有我呢。你赶紧去睡觉,其他的事交给我。”

  接完老婆的电话后,褚陈恩再也没睡着。他先在朋友圈求助,虽然联系到了在武汉的人,因为出不了门,也没办法;他想过在杭州配副眼镜快递到武汉,但往武汉的快递也不太畅通;他在微博上寻找武汉志愿者,未果……

  “我突然想到,大众点评上不是可以送外卖吗?我就在她住的酒店附近查找眼镜店,可以通过外卖送一副眼镜。”

  那天后半夜,褚陈恩搜索到四五家丁淑怡所住酒店附近的眼镜店。

  第二天早上,他打出了第一个电话:“我老婆是浙江过去支援的护士,眼镜坏了,能不能帮忙修理?”老板非常热心,但他现在出不了小区,店铺也开不了。不过给了褚陈恩一个电话,说这是位眼科医生,可能有办法。

  20多年没配过眼镜的董事长

  视频学习配眼镜

  褚陈恩打给的这名眼科医生,是45岁的陈庆丰。他是温州人,在武汉生活了十多年,和哥哥开了一家眼视光医院。

  接完电话的陈庆丰被褚陈恩感动,“觉得他是位好老公,他在那么远的地方,牵挂着老婆。他老婆又是到武汉来支援的,而我们就在当地,肯定要帮这个忙。”

  丁淑怡不是第一位因为眼镜求助陈庆丰的医护人员。从大年初一到现在,陈庆丰和哥哥陈庆申已经为20多位从外地来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修配眼镜。

  早上10点左右,丁淑怡接到了陈庆丰的电话。

  “她问能不能再配副新的,做备用。”陈庆丰满口答应,“答应后我就觉得自己应得太快了,因为我只会验光,配镜磨镜片要靠我哥,而且我哥也20多年没做过了。”

  眼视光医院员工此时都不在,配镜师傅自然也没有。

  “我20多年前磨镜片都是手工,现在是电脑操作。”陈庆申也有些犯难,他是公司董事长,多年没上手了。虽然之前在配镜师傅的视频指导下配过一次,但他依然不熟悉。最后还是要师傅再次视频教学。

  48岁的陈庆申有些笨拙地打开电脑仪器,现学现做,“师傅平时三五分钟就完成一副眼镜,我那天做了快半个小时吧。年纪大了,学得有点慢。”

  在配镜之前,他还和丁淑怡视频通话,“根据她的脸型配色、选框,我要给她配一副既舒服又好看的眼镜。”

  陈庆申为她选了一副不带鼻托的眼镜,避免再出意外。

  中午12点一刻,陈庆申带着配好的眼镜和朋友王金国一起赶往丁淑怡所在的酒店。

  那天,是王金国读高中儿子的生日。出门前,他对儿子说,要去给一位阿姨送眼镜,生日蛋糕先暂时不买了。

  儿子知道事情原委后,说:“爸爸,我不买蛋糕了,我买下这副眼镜!我要把它送给支援我们武汉的医疗队阿姨。”

  一个小时后,那副坏掉的眼镜也被修好,送到酒店。细心的陈庆丰还留下了几个螺丝钉和一个小小的螺丝刀。

  丁淑怡给陈庆丰兄弟写了一封感谢信,她说:“很多人都说我们医护人员很辛苦,给了我们很多赞美。但是我觉得武汉这里有很多像他们这样普通的英雄,在默默付出,应该被更多人知道。”

  (下转3版)


钱江晚报 抗疫 a0002 一副眼镜和六个人的故事 2020-02-29 20508081 2 2020年02月29日 星期六